2022-09-17 09:14:54
X光安检机的原理
X射线安检仪通道式x光智能安检机,通常以电子加速方式在一小片固定空间里产生X射线安检机。以行李安检仪为例,传送带、金属箱体和挂在出入口的铅胶帘,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监测区域,以屏蔽射线外泄。当传感器探测到有行李进入时,系统就会发出信号令X射线发射装置启动,X射线便从发射端直线射出,穿过行李后由对侧的X射线探测器接收,经过一些信号转换和图形加工,在显示屏上成像,方便查看包裹中是否存在禁带物品安检X光机。
X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,当人体受到照射时,体内的分子结构会被它蕴含的超高能量所破坏,导致重要化学键断裂和DNA损伤,进而引发损伤修复、细胞凋亡或癌变等生理变化(参见《环境与生活》2016年6月号《十面埋“辐”你知多少》一文)。能发射这货的机器,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是禁止它被人随便用的。凡属于国家监管范畴的射线装置,不论生产方、销售方、使用方,都必须取得省级环保的部门(或其委托的市级环保的部门)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。
X光安检机真的有那么可怕吗?
总的来说,只用于箱包行李的X射线安检仪,安全性是比较有保证的,并不像人们说得那么可怕。
首先,X射线可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。安检仪出入口旁通常有个“X射线发射”指示灯(一般是红色)。根据笔者日常坐地铁的经历,没有东西过检的时候,这个灯一直是熄灭的;当有物品完全钻进铅胶帘时,灯才会亮;当物品前端从出口“露头”时,灯就再次熄灭了,除非此时后面又有行李进入。
其次,安检仪不需要像医学检查那么精细的成像质量,因此它发出的X射线剂量要比仪器低得多。而照一次X射线胸透的剂量有20~50微戈瑞。而且,在实际使用时的剂量通常不需要接近上限。
再者,安检仪发出的X射线方向是固定的,并不会朝外散射,而X射线本身又不会拐弯,很难从内部溢出,只要取放行李时不把手伸进铅胶帘里边就不会受到辐射。
正确的看待x光安检机的辐射
在地铁,车站,机场,旅客进站,要进行安全检查,保证旅客的出行安全,大小物品,箱包都要进行安检,很多人会担心,箱包在通过安检机的时候,内部的物品经过x光射线的照射,会不会有辐射危害的问题,特别是食物制品。
其实,这一点,大家是不用担心的,x光安检机的屏蔽帘是一种含铅量高,安检机的屏蔽铅门含有双层的包裹层,有纯铅纤维丝变质而成,包裹层由热塑性的聚氨酯复合尼龙布,含铅量高,柔软度好,抗老化,防水放油,防腐蚀,阻燃。密闭式的安全帘,保证内部的的辐射不会泄露出来,只要大家按照正确的规则来,等到物品完全的达到铅门以外,再取走,就不会存在辐射问题,另外,物品在通道内,x光射线照射所放出来的辐射量也是很小的,对食品没有危害。
重要的是,大家要遵守安检规则,不可以手接触到安检通道铅门内,x射线的辐射,泄露出来,对人体是存在危害的。
那么个性化应用集成化的x光安检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呢?
1、方便运营
试想铁路运营这样一个场景:
所有的行包被打上相应的标签(包含:物品名称、货主、车次等信息),然后行李被放上传送带,传送带把物品带到称重称台出,称台自动把货物重量集成到数据库中,通过控制系统通知收费人员和货主,货主去窗口缴费并拿到托运单据。
然后货物从传送带上继续运行,被传送到扫描通道,有安检员进行安全扫描,扫描结束后,安检员提交扫描结论。结论是“安全”的时候,由控制系统通知货主可以离开,同时传送带会根据车次信息把货物传送到该次车辆的货物存放区。如果结论是“有嫌疑”,则传送带会把包裹传送到手检处,由安检人员手工检查,手工检查后无嫌疑的时候,安检人员会把货物放在传送带上,有传送带传送到该次车辆的货物存放区,如果行包中存在违禁的物品,安检员通知货主和相关部门来处理。
这样的集成还应该包含摄系统(照射物品外形、照射相关违禁的物品,并把照片关联数据库)。相对于现在铁路单独的流程,人力上至少节省50%,效率极大提高。同时也防备少计重量、无法追溯等等无法解决的弊端。新的解决方案对于铁路基层的吸引力不言而喻。
2、方便管理
试想这样一个场景:
铁路安监部的管理人员早晨打开电脑,首先看到的是昨天18个路局所有检测到的违禁的物品的清单、违禁的物品的扫描图片、违禁的物品的照片、托运人等一切信息。然后他能看到的铁路系统安检仪的分布和工作状态、工作负荷、每个安检员的工作状态等等。他就可以根据,出现危险品的多少判断:哪里需要更多的安检仪;哪里需要更严格的安全管理;哪些大客户是安全地;哪些大客户是不守规矩的;哪些安检工作人员是尽职尽责的;哪些工作人员是不太负责的;哪些站点的安全管理是到位的;哪些站点的安全管理是不到位的;哪些地区是高危的;哪些地区是相对安全的….
自动化的设备使食品的生产和包装都由传统的手工发展为机械,降低了人工成本加快了生产效率,同时也为食品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。食品金属异物x光机的使用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,从对原料中异物的排查开始,到成品包装薄膜包装纸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异物检测。食品生产众多的流程环节中,任何的疏忽都会降低安全品质。如果没能及时发现和解决,到了消费者手上就会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信任。
李跃华
010-51191808
18600369123
4696167
4696167@qq.com
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2号楼首层东侧02室海康威视